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鲁伟龙 通讯员吴焱、胡鸿巍)汪公坝坐落安陆市赵棚镇合山村,是以原安应县委副书记汪立波姓氏命名的“千塘百坝”工程之一,至今还在福泽当地大众。
汪公坝坝高15米,坝长80米,堤面宽4米,能蓄水6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00余亩。
记者来到合山村汪公坝上,只见河水明澈连绵,两岸绿草悠悠,当年修塘、筑坝的场景仍可探寻一二。
1941年,安应区域接连产生大旱83天,庄稼绝收,老大众日子极端困苦。时任安北工委书记、安应县委副书记的汪立波带领我们兴修水利,其时称之为“千塘百坝运动”。
安应县的“千塘百坝”工程,得到边区和五师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亲临水利工地并参加劳动。
1943年,“千塘百坝”工程竣工,共建塘堰1063口,修坝106座,为开展根据地农业发明了条件。
千塘百坝兴修成功后,改变了安应区域年年遭受旱灾要挟的状况,延安播送电台、《解放日报》进行了播送和报导。
因该工程系汪立波同志带领抗战军民一起建筑的,当地大众为留念汪立波同志,将赵家棚南面大鹤山下那座较大的坝取名为汪公坝。
该坝于1975年至1991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加固修理,现在可灌溉农田面积达500余亩,为周边乡民蓄水灌溉,开展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书组织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播送电视节目许可证